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我校书院制

发布日期:2020-04-16 浏览数:

 编者按:书院是传统教育阵地赋予现代教育内涵的创新育人机制,是学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书院作为社区化、交互性、共享式的育人平台,支撑学校“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愿景,依托家文化和领导力双核驱动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质量提升,为学生创造社区共享与朋辈互助的新圈层。自2017年实施以来,各书院围绕隐性领导力和显性领导力,通过个性的功能环境、包容的文化发展、社交的多元覆盖、活动的设计实践、全息的共享互助,形成各书院独特的成长体系并相互融合影响,学生在共享互动互助、多元文化浸润中成为有专业技能、有领导思维、有情怀责任的新青年,为未来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中国教育报》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是国内惟一一份国家级的,面向全国教育界的教育日报,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新闻媒体。

4月7日,中国教育报以《书院制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书院教育改革纪实》为题,通过“复兴传统书院,明晰育人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举措多管齐下,革新育人环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发挥书院价值,突破思政瓶颈,学院书院相得益彰”三大板块,11个方面内容,在第12版“教育展台”栏目整版报道我校书院制。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04/07/content_578206.htm?div=-1&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现将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与师生分享如下:

书院制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书院教育改革纪实

荷悦书院

书院多功能会客厅

学生与发展导师交流

书院篝火晚会

荷塘文化节

2019年11月25日,重庆市教育部门领导,65所高校学生工作分管校领导、学生处负责人以及市内媒体单位,近150人莅临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参观爱莲书院、荷悦书院、行者公园。在随后开展的“重庆市普通高校文明公寓(寝室)创建现场推进会”上,多次表扬学校书院文化建设成果。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作为重庆以工为主的独立学院,2013年被国家教育部门批准为首批37所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之一,并被重庆市列为应用技术大学试点的首批试点单位。学校紧紧围绕“具有信息技术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信息技术+商科”(信息产业商学院)交叉复合型人才,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商科教育+完满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实施“学院+书院”双院制,为普通大学生创办一所与众不同的、能为未来完满生活做准备的大学。学校努力构建学生全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让学生毕业后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既能驾驭职场,又能创造生活,成为“具有专业背景的管理者、领导者”。

学校2012年成立远景书院,试点探索书院制改革。2019年9月国家教育部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积极推动高校建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试点,更加坚定了学校建设书院制大学的信心和决心。

学校的书院建设,优先启动原有宿舍空间改建工作,涉及改造宿舍共234间,并在原有宿舍区增建连接式建筑7栋,改造宿舍面积共计1.57万平方米。学校投入5.5亿元,新建园林式、围合式书院12栋,建筑面积近8.6万平方米。

书院建有党团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心理辅导室、就业创业服务站、音乐咖啡厅、多功能影音厅、舞蹈排练室、健身房、演讲培训室、艺术实践室以及创意工作坊等30余类功能室,免费提供给师生使用。师生通过便捷的信息化平台预约,功能室日均时段利用率达80%以上,师生使用满意度达95%以上。

书院是传统教育赋予现代教育内涵的创新育人机制,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书院作为社区化、交互性、共享式的育人平台,依托书院文化和综合素养驱动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为学生创造社区共享与朋辈互助的新圈层,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和学术研究水平。书院全新构建个性的功能环境、丰富的活动设计、包容的文化发展、多元的社交覆盖以及全息的共享互助,形成独特的成长体系,学生在共享互动互助、多元文化浸润中成为有专业技能、有领导思维、有情怀责任的新青年。

复兴传统书院,明晰育人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传承古代书院精神,以人为本教学相长

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既是教育组织又是教育学术机构,其在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中,为我国古代教育发展、社会发展、文化传承、文明延续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古代书院中教学合一的育人模式、崇圣尚礼的人格培育、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等精神内核,对于当下高校教育有极大启示作用。让教师回归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师生间存疑、精思、论辩,构建情感共融、平等友爱、思维共通、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更有温度和实效。

(二)构建现代书院体系,塑造育人立体平台

学校通过改造新建了专业集中式、社区文化式、文理学院式共3类书院。专业集中式书院学生按所属院系专业集中住宿,社区文化式书院学生按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混合住宿,文理学院式书院学生分年级不分专业集中住宿、集中上课,不同专业教师入驻(住)不同的书院,在师生近距离互动中,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进一步塑造学生人格精神,提供书院学子更直接和更专业的指导与帮助,书院重构机制保障、重筑社区环境、重塑社交体系、重设育人模式、重组实践平台,从管理制度、物理空间、师生关系、育人路径以及活动项目等角度构建立体育人平台。

(三)思政引领书院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书院协同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丰富立德树人内涵,创新实践思政教育平台。通过传统与现代教育的融合、时间与空间资源的延伸、理论与实践内容的扩充、教师与朋辈力量的叠加,开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壮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力量,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新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践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使命。

举措多管齐下,革新育人环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

(一)重构保障机制,健全完善新制度

1.队伍建设精干高效。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书院制建设领导小组,统筹书院建设,确立书院愿景、目标、内涵、举措等。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成立书院部。书院构建起一支业务强、理念新,以书院部部长、各书院院长、各书院办公室主任为代表的书院管理队伍;形成各书院学生发展导师、学业导师、企业导师、校友导师等导师队伍;培育书院直属学生组织,形成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管理体系,与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各二级学院等部门协同推进书院建设。

2.制度建设保障有力。学校每年设有办公、项目等经费预算近百万元,为书院教师开展书院制研究和实践提供充分资金支持。此外,书院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形成《学校书院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书院导师队伍建设实施纲要》《书院学生团队三自管理实施意见》等书院师生管理、培训、考核、保障等制度,使书院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重筑书院社区,打造物理新空间

1.聚焦需求升级硬件。书院空间的扩展不仅为学生带来更多元的交互阵地,也为学校育人模式提供了更持续的具体形式。学校启动宿舍空间改造工作伊始,聚焦师生使用需求,面向师生展开调研,改造团队以调研结果反馈的师生诉求为出发点,统筹商议设计方案,形成“一院一品”特色有效评估,建成Loft工业风、Ins简约风、日式森系风、地中海风等多种青春时尚风格的功能室,实现书院社区的全面升级。学校改造宿舍共计234间,并在原有宿舍区增建连接式建筑7栋,改造宿舍面积共计1.57万平方米。“书院就像是我的一个家。安静的自习室、宽敞的活动室、安静的隔音房、宽阔的排练厅、崭新的健身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让我在学习之余充满了乐趣。在这里,家人的温暖、朋辈的力量让我更加坚定前进的方向。”2018级北山书院李婷婷在日记中记录了书院的点点滴滴。

2.斥资新建书院群落。学校投入5.5亿元,新建园林式、围合式书院12栋,建筑面积近8.6万平方米。建成荷悦书院、天渠书院等专业集中式书院,整体设计因地制宜,与周边历史建筑相融合,形成和谐统一的古典院落书院群。中庭花园、生态绿地、荷塘步道、音乐喷泉、沙滩球场等配套设施齐全,既满足学生多样化生活需求,也增添了师生劳逸结合的无限乐趣。2019级天渠书院学生黄玉莲赞叹现代书院与古代建筑的浑然天成,上课、住宿、活动、研讨等都在自己的书院,再也不用四处奔波找教室和活动场地了。

(三)重塑社交体系,搭建师生新关系

1.名誉院长言传身教。书院建立名誉院长聘任制度,从国内外各个领域、知名学府选聘视野开阔、学识丰富、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担任名誉院长。目前,书院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原校务委员顾海兵教授、《百家讲坛》主讲嘉宾王士祥教授、星光志愿者协会创始人谢海山博士等10位名誉院长,通过院长接待日、精品课、茶话会、共膳日等形式言传身教,从学识、品格、视野等不同角度潜移默化地启迪学生成长。

2.多元导师全程陪伴。书院立足成长规划、学术研究、创新创业、就业考研等学生成长需求点,制定《导师入驻(住)书院实施方案》,设立书院发展导师、学业导师、校友导师、企业导师等全程指导学生进步和成长。书院变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为双向互动模式,师生在平等交流中建立深厚友谊,在思想、知识、智慧、经验的共享中教学相长、收获新知。

3.朋辈互助共同成长。书院将兴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学生分类组合,构建出扁平化、互动式的朋辈互助生态圈。制定《朋辈教育实施方案》,建立书院学长导师、朋辈互助小组,通过开展朋辈共享课堂、学长公开课、书院星青年等互动式的朋辈教育项目和活动,以身边人影响身边人,以同龄人促进同龄人,在朋辈间形成知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让榜样引领书院、让典型影响书院。

(四)重设双院模式,协同育人新路径

1.学院书院联动育人。学校创新高校以学院为单一载体培养学生的育人路径,开启书院制“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新模式,学院与书院从不同角度建立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学院负责学生专业提升,书院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双院同频共振,在互动互融中形成“双院制”育人路径,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2.整合资源精细育人。书院整合学校各类育人资源,与思政教学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创意写作中心、通识教学部等近20个特色育人平台连接,从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方位设计等方面搭建系列特色、重点活动项目,让书院成为提升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落实精细育人的平台,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

3.校地合作共建共育。书院以加强优质资源连接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校外育人载体,通过共建实践基地等途径为学生成长集资源、建团队、搭平台,探索“书院—社会”共建共育新模式。目前,书院与重庆市合川区图书馆、重庆市京渝国际文创园、重庆衍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行会协会、企业连接,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与书院共建共育的重庆市京渝国际文创园总经理赵亚奇说:“移通学院舍得投入,为学生修建的书院功能室令人耳目一新,书院导师们为学生搭建的各类育人平台让人拍手称赞。”他表示愿同汇江书院一道孵化出更多好项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五)重组实践平台,提升能力新阵地

1.思政教育固本培根。书院打造“红色观影”学堂、续走“红色文化传承之旅”、“青春思索”师生主题沙龙、经典研读分享等思政教育活动,特设党支部从活动内涵、开展形式、育人效果等维度出发,加强学生党性修养,培育学生爱国情感。

2.文化艺术鲜活育人。书院联合校内外单位开展“名角杯”校园戏剧节、校园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非遗”等文化艺术活动,践行国家教育部门实施素质教育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要求,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3.体育运动强健体魄。书院开展社区体育文化节、21天运动计划、“书院一小时”等体育活动,落实“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倡议,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4.劳动教育锤炼意志。书院举办荷塘文化节、农耕文化展览、农耕系列实践课程等劳动教育活动,落实《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的相关要求,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品质。

5.名师研讨开拓视野。书院组织院长精品课、名家大讲堂等名师研讨活动,为学生搭建与名家交流的平台,拓宽学生视野,启迪学生心智,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6.家园文化厚植情怀。书院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基因“家文化”为文化内核,依托家长团队、家庭活动、家园项目,将院名、院徽、价值观、培养愿景等元素融入书院空间引导学生价值选择,举办师生共膳、集体生日会、书院夜话、篝火晚会、学生百人成长档案建设等家园活动,引导学生家园归属。

7.“领导力”团队协作。书院围绕学校“培养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作为育人特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综合能力、培养领导气质。各书院根据不同的领导力培养方向,打造出以培养鉴赏力为主的“爱莲stage”户外音乐会、以培养感召力为主的“青年非正式会谈”、以培养创造力为主的大学生创新体验季以及以培养决策力为主的校园军事5项大赛等品牌活动。

2019级书院新生袁茜同学首次体验了一场集体生日会、“给我3分钟”公路演讲、无领导小组讨论实训、军事中的决策系列活动,她说:“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书院的品牌特色,更为书院学子提供了多个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增强学生对书院的归属感,更感受了书院的文化魅力。”

8.项目工坊创新精神。书院以项目工坊为载体,重新定义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打造出锻声计划、热点研讨计划、美学空间、烘焙工坊、博雅工坊、IT技术工坊、无领导小组讨论实训工坊、简历工作坊、数据艺术工作坊、百匠工作室、创写工作室、BIM工作室等30余个品质项目工坊。学生主宰个性多元的大学生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研究,进而成为擅统筹、勇坚韧、会感召、敢决策、明思辨、懂鉴赏、乐创造的新时代新青年。

发挥书院价值,突破思政瓶颈,学院书院相得益彰

(一)人文精神彰显内涵,群聚生活完善人格

书院通过师生之间的日常互动、学生之间的亲密交流,构建起全员育人视角下共享共融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养成正直、诚实、尊重、包容等美好人格,富有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书院注重师生之间的友谊,形成“知识与情感共生体”。各书院通过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价值选择,深化学生对书院的归属、对学校的热爱、对社会的认识、对党和国家的信赖,进而提升书院育人质量。2018级廊桥书院学生董炳耀把这里当成心灵的港湾,他可以在观影室中看电影,可以在安静的自习室里自习,可以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还可以与导师一起聊天谈心,探讨人生。2018级北山书院学生曾春凤的家长更是感受到书院给孩子带来的巨大变化:“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儿子变得主动、积极、有拼劲儿。他在家还帮助我们分担家务,照顾爷爷奶奶,十分有孝心。最近书院为他线上送生日祝福,让我看到了书院对学生们的关心,移通学院的书院,真的是一个有温度、有情感的家园。”

(二)三全育人润物无声,助力学生多元成长

书院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员育人视角下,配置校内外多元师资,形成围绕学生最近的教师团队,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在为学生办实事中贯穿思政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程育人视角下,坚持从人才成长规律出发,书院紧扣学生群体特点、把握年级特征、聚焦重点任务,坚持实施4年系统化的分类指导,大一全面与主动,大二引导与坚持,大三结合与升华,大四转化与传递,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全面了解国情、把握时代大势,提高分析问题、明辨是非以及价值判断能力。在全方位育人视角下,书院打破时间、地点的壁垒,让思政教师课内的“独角戏”变成书院里师生同奏的“大合唱”,全方位疏通思政教育中的“堵点”,最终使学生具备职场驾驭力及生活创造力,打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我起初对移通学院的印象就是一所偏理工的学校,参观和感受过之后,才发现原来移通学院的很多学生对文学和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令我非常激动。移通学院不以专业一刀切,而是有书院这样的地方为学生的兴趣做温床,这是很令人兴奋的。书院让我惊讶,有这么好的设施,很为学生着想,当学校抓住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它的学生就是令人羡慕和幸福的。”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傅天琳教授在参观完书院后写道。

(三)书院实践持续深入,国际国内影响深远

学校书院制高投资、高标准,硬件设施完备,人员配置完善,体制机制健全,书院建设向内涵发展。书院每年开展美国、德国各类国际交流选拔项目,学生通过选拔有机会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全球优秀学府深造,开阔国际视野。书院建设至今,深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先后承接第三届中德重庆国际教育论坛、首届钓鱼城科幻高峰论坛、重庆市普通高校文明公寓(寝室)创建现场推进会等大型活动,其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德国FOM大学等500余人中德政府机构、高校、企业公司的中外专家学者及嘉宾参观访问。

书院教改共立项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重庆市人文社科课题3项,校级课改课题6项,理论研究日趋丰富,

社会影响力逐年稳步提升。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原校务委员顾海兵教授所说:“如果说提升智商在学院,那么提升情商则在书院;如果说学习知识在学院,那么学习智慧则在书院;如果说‘生存’在学院,那么生活则在书院。全国的书院很多,然而能够像移通学院这样,将学生领导力的培育和书院‘家文化’氛围营造作为核心驱动,把书院从类别上进行细分,构架实体书院部、实职校外名誉院长、多元导师团队三位一体的机制尚不多见。”

(宣传新闻中心)

上一条:各院系期中座谈会“云”启动 师生共“话”学习生活感悟

下一条:打赢防疫“最后一公里” 复工后办公防疫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