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国民办大学第一的素质教育领先之道2:移通·志愿服务氛围最浓厚的大学

发布日期:2023-03-11 浏览数: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庆移通学院作为教育部首批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从建校伊始,相较学术型大学和技术型高校优势,学校另辟蹊径,积极吸纳全球大学发展优秀办学经验和模式,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定位于“信息产业商学院”,创新“四位一体双院制”教育教学模式,取得系列国内领先的育人成果,持续培养数字经济时代高情商经营管理人才,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2022年5月,ABC中国民办大学排名权威发布,我校以142.0的总分位列全国民办大学第一,学校素质教育成果获得广泛赞誉。新学期,新气象,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联合学校各类特色板块,推出“中国民办大学第一的素质教育领先之道”系列,展示学校作为中国大学素质教育排头兵的国内领先创新举措及优秀成果。


3月2日,由合川区委、区政府主办的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月合川区纪念学雷锋60周年活动暨“红满三江”全民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在合川人民广场拉开帷幕,我校作为优秀高校志愿服务团队受邀参加此次活动,两个志愿文化节目、三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在活动中集中展示。

近日,共青团重庆市委下发《关于开展第九届重庆青年志愿者优秀集体、优秀工作者、优秀个人选树结果的通报》(渝青发〔2023〕13号),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荣获重庆青年志愿者优秀集体。这是2023年以来我校志愿服务荣获的第14个市级及以上奖项。

志愿服务是我校创新构建的“四位一体(完满教育X通识教育X商科教育X专业教育)+双院制(生活在书院X专业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中完满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学校搭建的创新素质教育平台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把志愿服务作为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主张让学生通过志愿培训和志愿活动,感受真实社会、认识付出给予、获得责任担当、拥有心灵财富、创造快乐感动,让学生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中浸润、改变和成长。志愿服务作为学生接触社会的直接平台,通过参与校园公益、社区服务、暑期“三下乡”、大型赛会等志愿服务活动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成为更好的自己。

近年来,学校通过大力加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充分调动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使志愿服务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协调发展。现有10个志愿服务组织,构建出校青联统筹指导和管理9个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105支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的运作模式,形成1246+志愿服务2.0体系,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百余万小时,现在校注册志愿者近三万余名,共建市民学校28所,获最热公益校园、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集体或个人省市级及以上奖励上百次,被数百家媒体关注报道上千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


完善优化相关制度,升级志愿服务管理

“打铁还需自身硬”。学校志愿服务从项目建库、社区志愿服务、阵地管理等方向出发,以改革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聚力做好制度建设、管理统筹,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注入接续不断的强劲动能。

2022年,学校志愿服务板块相继出台了《重庆移通学院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办法》《重庆移通学院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提升志愿服务规范化,落实活动开展主观责任;推出《重庆移通学院志愿服务项目手册》,定期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回访跟踪,确保志愿服务项目做到落地有声;优化《重庆移通学院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管理办法》,盘活全校志愿服务专项支队,进一步加强全校志愿服务支队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加强支队培训赋能工作,结合“花果培训”,组织开展“心手凝聚星火”双校区志愿服务专项支队专题培训,提升支队长团队管理、活动打造、宣传运营等能力,促进支队的健康运转;建立“理论+业务”“集中+分散”“线上+线下”的常态化教育培训模式,推出“花果”培训教材,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深入探索“志愿+”模式,在双校区背景下,强化与书院、社团活动、竞技体育、艺术修养、后勤处、保卫处、创意写作学院、基层班团、青马工程完骨班等单位部门联动合作。

双校区全面优化设计培养课程,依托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分类别、分批次开展志愿赋能培训,围绕志愿服务思想教育、通识讲授、技能培训等方向开展理论培训、实践教学;对整体培训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体统筹全校培训课程设置。同时,结合团中央《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培训课程指导大纲(第1版)》优化《“花果4+N先锋锻造计划”志愿服务培训基础教材》,构建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培训课程体系,引导各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完善培训体系,为培育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人才队伍提供专业指导。


注重典型标杆引领,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2016年开始,学校志愿服务项目,结合学校形办学特色,利用校内外资源,打造了众多独特的志愿服务项目,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化,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化,志愿服务活动典型报道的一条龙发展道路,建好平台做实服务,推进志愿服务项目精准化运行;凝聚合力做实保障,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可持续发展。

2022年,学校志愿服务板块充分运用多元媒体式,组织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新闻宣传报道,在全校弘扬志愿精神,加强志愿精神教育,树立典型,讲述奋战服务一线的志愿者感人事迹。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QQ空间等新媒体平台,先后刊发志愿服务人物事迹宣传报道数百余篇,在全校营造了“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良好舆论氛围。推出“志愿真人图书馆”、“志”敬志愿者等主题宣传活动,讲述奋战服务一线的志愿者感人事迹,引导和号召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不断传递榜样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志愿服务新篇章。结合学校“志愿服务表彰月”及校外各类志愿服务典型人物事迹表彰系列活动,积极申报各类志愿服务表彰项目,推广先进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激发全校志愿服务“内动力”,培养出“一起云支教·共同迎冬奥”全国大学生2022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优秀志愿者、市级优秀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移通之星”刘玲燕、李吉、朱喆等100余名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学生志愿者骨干在2022年获得市级及以上个人奖项超100项。

充分发挥项目孵化中心作用,积极链接各方赛事活动资源,创新打造“‘老年青春范儿’翻转公益互促计划”“‘青’尽全力·‘益’心防疫志愿服务项目”“为爱导航-‘care mom’公益计划”等全新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做好志愿服务项目包装与外推,推动我校“垃圾趣旅行项目”2个项目入围2021-2022公益未来·玛氏箭牌可持续“玛”上GO项目全国50强,BCA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行动项目等10余个项目登上省市级以上舞台。自建校以来,学校共孵化了129个项目,涵盖关爱少年儿童类31个、为老服务类21个、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类25个、环境保护类10个、阳光助残类9个、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类3个、卫生健康类2个、应急救援与疫情防控类2个、文明实践类5个、乡村振兴3个、节水护水类1个、其他类17个。其中,荣获国家级奖19个,省市级奖21个,校级奖94个。

全面推广“一学院一特色一引领”建设模式,拓宽志愿服务参与途径,真正让志愿服务有渠道、有平台、有保障。一是以“专业+志愿”为主要模式。将学院专业融入志愿服务,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实现专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双轮驱动、双向提升,实现覆盖2/3的学院目标,如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拥抱星星的孩子”项目、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禁毒防艾”项目等。二是以社区服务为主要基础。立足志愿服务主场景,以学院为单位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合作阵地,着力推进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坚持需求导向,统筹推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助力服务地方“阳光行动”。


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激发主体活力加快平台建设

学校志愿服务实践以来,一直注重校内外多方资源整合,活动内容广泛、丰富。学校完满教育委员会将志愿服务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背景和学校硬软件配备、发展战略等实际情况,根据学校志愿服务的实际发展进程,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和实践平台,形成“以学校为统筹、学院创新性落实”的校院两级工作体系,实现志愿服务全范围覆盖,并以校外资源牵引校内活动开展,优化配置、激发志愿服务主体活力,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为保障志愿服务工作的全民化开展,学校积极搭建各种活动平台,一是以纵深培育重点项目为抓手,充分调动校院两级志愿服务组织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入围第七届“青年爱不艾”高校社团参与艾滋病防治宣教活动项目,在第六届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铜奖;在第六届全国“最热公益校园”主题活动和第十一届“绿色离校·绿色感恩”全国校园公益行动中荣获全国第六届“最热公益校园”优秀组织奖、优秀社团奖。同时,加强校内多方联动,“共享式”“融合式”共建共育。联动完满教育其他版块、各书院、职能部门共同开展特色活动,如联合创意写作学院开展“冬月抗疫”主题活动,联合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开展志愿“职”引未来,赋能青年成长——互联网运营主题培训等活动。

二是持续擦亮“移通红”新名片,积极拓宽我校志愿者参与校外志愿服务新视界,搭建青年志愿服务典型骨干选树的多样化平台,为大型赛会志愿服务贡献青春力量在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荣获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并选树14名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积极承办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新浪扬帆计划公益基金“扬帆e+公益夏令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女性宫颈健康促进计划女大学生健康关爱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等系列项目,与合作单位形成稳定、常态合作。引进团市委、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2022年西部计划宣讲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公益未来·花旗中西部高校青年就业支持项目”,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是共享人生百味”等5项省市级以上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一起云支教·共同迎冬奥”全国大学生2022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等5项省市级以上大型赛会活动,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拓宽志愿服务领域,提升志愿服务影响力。入选“强国有我‘核’你一起”全国千支大学生志愿宣讲团,2022年“七彩假期”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成为重庆市青年志愿者“阳光行动”试点高校。

学校始终认为志愿服务作为素质教育的方式之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品德素质、社会心理素质、实践创新素质的培养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志愿服务让学生对社会贡献产生积极认知,促使学生主动反馈社会,是衡量素质教育在学校实践的成果。多年以来,移通学子在志愿服务中感知社会生活中的遗憾与美好,在志愿服务中心感知自身的社会贡献,在志愿服务中明确人生价值和发展方向,是对学校志愿服务乃至素质教育成果的肯定。



(资料来源:完满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校团委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上一条:重庆移通学院顺利召开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推进会第十次会议

下一条:喜讯!我校三个特色教育品牌授牌“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名家讲坛·创意写作·地域文化三花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