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重庆移通学院“四个聚焦”精准打好就业“组合拳”

发布日期:2020-07-04 浏览数:

编者按:6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批示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财富创造的来源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支撑。就业一直都是高校的重点工作,移通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将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多措并举推动就业工作稳步前进,多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就业创业工作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重庆移通学院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聚焦数据挖掘、工作下沉、多元供给、创新创业,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断转化为服务毕业生的生动实践,用心用情助力毕业生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第一,聚焦数据搜集,动态跟踪就业信息。一是整合就业信息数据。充分利用就业信息大数据平台,每日上线各地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企业招聘、招聘会等信息,实时监控同期数据变化。开通线上办公渠道,实现业务在线协同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一站式”办理,让就业工作“掌上化”“智能化”。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实现就业信息数据统计上报、统计数据核查、毕业去向落实情况统计表自动生成等功能,实现信息共享。编印《重庆移通学院毕业生》宣传册5000册,分发给各用人单位。二是打破就业沟通渠道。开展问卷调研,学生在手机端及电脑端在线答题,电脑自动生成数据,形成科学研判。在学校就业网站、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及招聘会邀请函,做到数据上网、信息上网。构建信息一体化平台,网站与微信公众号进行系统对接,学生关注就业微信并绑定账户信息后,通过模板消息接口向学生精准推送就业信息,实现精准匹配。开通在线指导、线上招聘,为企业与学生提供及时性、“面对面”沟通渠道。尝试“直播带岗”,开展新颖便捷贴心的就业服务。三是跟踪就业动态信息。构建精细化就业指导信息矩阵,实时跟踪每一位毕业生简历投递、面试邀约、网络签约、求职进度等动态信息,做到“数字真、责任清、需求明、措施实、去向准”。开展就业后续跟踪问卷调查,准确摸清和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情况。后台软件实时更新动态数据列表,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动态管理,不断构建和完善大学生职业成长闭环。

第二,聚焦工作下沉,实现就业精准帮扶。一是组建专业导师团队。优化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结构,成立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精准化咨询指导,实现人职匹配、合法权益维护,持续为毕业生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完善就业创业网格化工作体系,适时因势利导,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密切结合。实行分层分类培训,打造创新创业导师——高级创新创业导师——重庆市就业创业专家库——成渝地区双百导师——教育部万名创新创业导师的梯度就业创业导师团。二是注重就业观念引导。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应征入伍、到西部、到基层、到线上经济行业建功立业。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举办“职”规未来系列活动16场,开展“就业沙龙”15期、“职言职语”职场系列讲座3期、职场咖啡屋5期。开展10场“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特岗计划”等交流会,激发学生扎根西部、深入基层的报国热情。结合建党100周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座,鼓励学生参军入伍,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就业形势与政策、行业解析与职业发展、求职技能等主题开展15次就业指导课,覆盖学生计11795人。三是加强就业特殊帮扶。建立校、院、班三级就业工作管理网络,实现“一对一”网格化联系服务管理,辅导员对困难毕业生就业情况全面摸底,分类指导。建立重点群体就业台账,开展就业心理咨询,进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开通求职帮扶微信群,职业指导师驻群为求职困难毕业生提供“24365”全天候咨询辅导。

第三,聚焦多元供给,加大“内合外联”力度。一是精准对接就业市场需求。持续完善就业创业咨询、指导覆盖面,在全校设立就业创业指导站,广泛开展指导服务。开展校企供需对接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建立健全学校与用人单位沟通协作机制。构建“就业育人共同体”,坚持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相继开展定向培训班5个,对接企业需求输送专业人才。针对企业需求,多频次、多场次、集中式开展定向线上/线下中小型双选会5场。集团内高校招收留校生15名,开发科研助理岗5名。二是拓展优质就业市场资源。与兄弟院校“强强联合”,举办理工、商科以及川渝等专业特色鲜明、地域分布集中的线上招聘活动9场,邀请企业369家,提供岗位12295个。做好就业市场建设,形成常态化线上线下双选会机制,做到天天有招聘,周周有宣讲,月月有双选。三是“7+8+1”模式深挖校友资源。以7个地方校友会、8个学院校友会、1个行业校友分会的“7+8+1”模式构建校友会组织架构。举办校友返校特色活动、校友返校招聘会、“移通有约”线上平台、“校友.成才”主题论坛、校友“面对面交流座谈会”和校友典型宣传活动,搭建校友与在校生交流平台,深挖校友资源,提供就业岗位2634个,助力就业创业。

第四,聚焦灵活就业,推进创新创业工作。一是完善创新创业育人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特色培养,融入商科教育特色和劳动教育,提升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水平,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组织开展“创业沙龙”8期,“创业大讲堂”2期。结合书院制改革,在书院探索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设立先行试点区域,共同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比赛20场,累计参赛人数2000余人次。二是优化创新创业孵化链条。部门、学院、书院联动,培养新兴领域、新行业的新型人才,开展各类潜力项目前期孵化。稳步推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搬迁后的建设工作,通过学院推荐、书院推荐、重点(标杆)项目评选等渠道充分吸引有潜力的项目入驻基地,构建“学院+书院+基地”孵化链条,促进灵活就业。三是促进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建立产学研基地,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加大对项目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以创促就,确保项目实效。建立创业先锋班,做好选拔和培养。依托校友创客联盟整合校友创业资源,促进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落地。目前,入驻项目37个,其中孵化基地工位8个,免费创业工位29个。

ht tp://jw.cq.gov.cn/zwxx_209/bmdt/gxxx/202106/t20210604_9364876_wap.html



撰稿:苏述庚 江铭宇

(摘自重庆市教委官网)


上一条:心系学生 传递温暖 ——校领导走访看望寒假留校学生

下一条:我校毕业学子战“疫”扶贫事迹登上“学习强国”平台